恶意串通申请科技经费,法院:合同无效!
故事梗概
B公司与A研究院原本是合作伙伴。A研究院计划申请涉案项目以获取财政补助200万元,串通该项目需要有合作方,申请九游于是科技找到了B公司。A研究院称可以拿出部分项目资金购买B公司研发的经费硬件模块和服务,希望B公司能配合签订合作协议等项目申请需要的法院文件。B公司明确知道其目的合同,但为了销售产品,无效仍然配合操作。恶意
在合作协议中,串通A研究院承诺购买B公司总额50万元产品,申请其中25万元在当年年底前支付。科技然而,经费经B公司多次催促,法院A研究院在获得补助后,合同九游始终没有按协议约定如期支付25万元,导致合同项目无法继续履行。之后A研究院向B公司提出补偿10万元以解除合同。B公司不接受该提议,见协商无果,便向A研究院发出《律师函》要求继续履行合同。不久,B公司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主张A研究院应继续履行涉案合同,若A研究院无法继续履行,则应赔偿B公司经济损失50万元。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为,涉案合作协议系A研究院与B公司恶意串通,在未向涉案项目投入资金的情况下签订合作协议,目的是申报国家科技经费,购买产品只是对其配合签约谋取私利的承诺内容。该行为违反了国家有关科技经费使用管理的规定,损害了国家利益,涉案合作协议系无效合同。故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宣判后,B公司不服,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法官说法
彭盎 广州知识产权法院专利审判庭三级高级法官
该案是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且涉及国家投入科技经费的合作项目。案件的核心争议焦点在于涉案合同的效力。虽双方当事人均认可涉案合作协议有效,但法院亦不能仅因当事人对合同效力无异议而予以确认,应当对合同效力进行全面主动审查。最终认定涉案合作协议系A研究院与B公司恶意串通,损害了国家利益,系无效合同。“恶意串通”是指行为人与相对人互相勾结,为谋取私利而实施的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该案中,主观上双方互相串通,为满足私利而损害国家利益;客观上表现为实施具体行为来实现非法利益,应认定属于恶意串通的合同,因而无效。该案宣判后,法院及时向行政管理单位提出加强国家科技经费管理的司法建议,帮助有关单位增强法律风险防范,避免国家利益受损,实现矛盾纠纷源头预防。
来源:广州知识产权法院
- ·300余名全运会志愿服务培训讲师集训完成,共同为“小海豚”赋能
- ·大埔第一名!梅州市2020年7月份水环境质量指数“梅指数”发布
- ·广东省2020年专科批次缺额院校4日10:00开始征集志愿
- ·港澳台学生看过来!2020年全国联招最低录取分数线公布
- ·微刷新,大提升!兴华高速横陂效率区换新颜
- ·五华队豪取七金成最大赢家!2020年梅州市足球锦标赛鸣金收兵
- ·梅州着力推动“信易+”系列项目,让守信者享受更多优惠便利~
- ·34天将赛10轮!梅州客家积极备战中甲联赛
- ·青梅有约,共启新程!梅州市高条理强人协会第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高条理强人交流联谊行动举行
- ·梅州多地已解除暴雨预警信号,出行仍要注意安全哦!
- ·0:0闷平山东体彩女足!梅州五华得女超新赛季第一分
- ·再为梅州长教村、九岭村打call!《乡村振兴大擂台》第二轮投票来了!
- ·快递旺季到了!梅州睁开邮政快递业清静隐患排查专项行动
- ·官宣!2021年新邮预订9月10日正式开启
- ·两小时内梅州将有雷雨大风!下班赶紧回家!
- ·“七夕”,梅州534对新人领了“红本本”~